浏览过的商品

星子县之陶渊明醉石

发布日期:2019-04-22

从秀峰沿公路西去15里,就是庐山温泉。在温泉背面北面的虎爪崖下,有一块象小屋子那样大的岩石,立在溪水边上,这就是著名的醉石。为何称它为醉石?这得从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说起。


东晋义熙元年,陶渊明从彭泽县辞官回乡,开始住在鄱阳湖边的玉京山下。不久,家里遭了一场大火,把一栋大房子烧了个精光。后来,只好赶到西面20多里处的个村子里安家。这个村庄在温泉附近的般若峰下,村子里有两株高大的板栗树,后山长满了茅栗树,乡里人叫它做栗里。


陶渊明在栗里,全家人住在祖辈留下来的一栋房里。这幢房子又矮又小,在村庄的最东头,屋外面围着竹篱笆。陶渊明为了让他的好友很容易找到他的住房,就在门前种了五颗柳树为标记,所以后来他就自称五柳先生。


就这样,过了几年,栗里的乡亲们与陶渊明打得火热,大家也很尊敬他。乡亲们发现,陶渊明有三大癖好。一是爱种菊花。他家的篱笆边种着很多菊花,秋天花开时一片金黄。这时,陶渊明每天早晚都要提着酒壶,坐在篱边赏菊饮酒,有时酒喝光了,他就抓一把菊花瓣子放在嘴里嚼起来。第二是爱看鸟。一年四季,每当天气晴好的时候,他常常到山上竹林里去看鸟。他对鸟儿观察得很仔细,看它们如何出窝,怎样飞翔,又怎样落巢。陶渊明把看鸟当作一大乐趣,并常常写进诗句里。陶渊明最大的嗜好,那就是喝酒了。他家的地里,每年都要种上很多高粱,到秋后全部酿上酒。平日里,陶渊明餐餐不离酒,要是碰上什么高兴的事,或者不愉快的事,他就要大喝一通,一醉方休。


有一次,陶渊明从九江回来,气鼓鼓的,一到家就要老伴给他烧菜温酒。老伴问他碰上什么不高兴的事?他说:“我跟朋友今天吵了一顿。”原来,陶渊明的这个好朋友名叫周续之,也是个隐居在庐山的儒士。近来,周续之接受了东晋叛臣檀韶的聘请,到九江去讲学,并约陶渊明也去参加。陶渊明本来对周续之的这次行动就不满,去到九江一看,那个讲学的课堂竟安排在一个旧马棚里,他气得跟周续之吵了一顿就跑回来了。


陶渊明的老伴翟氏,是个很贤惠的女人,他最了解陶渊明的脾气,一会儿就把酒菜弄好了,并坐在一旁叮嘱丈夫不要喝醉了。陶渊明也不答话,只管大口大口地喝起来。喝了好一阵,只觉得脸上发烧,身上发热,可心里却舒服多了。他提起壶来还倒酒,可是手不大听使唤,把酒全洒在桌上了。老伴上前劝他说:“别喝了,你醉了,到房里去休息吧!”陶渊明拍拍胸口说:“我没醉,起身有点燥热,让我到外面去凉一凉吧!”说着,起身就出门。老伴看他走路步子挺稳,也就让他去了。


栗里村旁有一条小溪,陶渊明走到溪边,一阵阵凉风悠悠地吹来,他感到很舒服,就挨着溪水往上走去。走到虎爪崖下,那溪流被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,他爬上那巨石一看,这石块有一丈多高,上面平平坦坦,足有一间小房子那样大,顿时高兴得自言自语说:“没想到这里竟有如此好地方,真是天赐给我的卧榻啊!”便就地一坐,用手枕着头躺了下来。


再说陶渊明的老伴,这天直到傍晚时分还不见丈夫回转,就同儿子分头去寻找。翟氏好不容易找到虎爪崖下,才听到一块大石头上传来呼噜噜的鼾声。她爬到石头上一看,正是自己的丈夫,在这凉冰冰的石头上睡得烂熟,旁边还呕吐了一摊,酒气熏人,把头巾上的带子也弄脏了。翟氏忙把陶渊明拍醒。陶渊明睁开眼,翟地站起身来,只觉得脚下的巨石遥遥晃晃,差点摔倒。老伴责怪地说:“哎呀呀,你怎么醉成这个样子?陶渊明摇摇头说:“我......我没醉,是石醉了。”


翟氏听得又好气又好笑,赶紧将他扶下石来。这巨石旁边有一个小潭,潭水清澈见底。陶渊明一见,便将老伴推开,自己蹲下身来,用手捧着泉水“咕咚咕咚”地喝了个够。接着,又把头巾摘下来,放在水里洗干净,又往头上一戴。这一来,他立刻感到脑子清醒多了,才笑呵呵地同老伴回家了。


从这以后,陶渊明喝了酒就常常到这个石头上来睡觉,天长地久,这石面上留下他的耳迹和吐酒痕。


陶渊明去世后,当地的人为了怀念这位清风高洁的诗人,就把这块石头叫做醉石。还流传着一首“渊明醉此石,石亦醉渊明,石上醉痕在,石下醉源深”的歌谣呢!醉石下的那条小溪后任就叫醉石涧。把溪中哪个陶渊明洗头巾的小水潭,取名叫濯缨池。溪上有两道桥,一道叫清风桥,一道叫柴桑桥。这写陶渊明的遗迹,历代以来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。



庐山陶渊明 醉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