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览过的商品

德安县之义门陈的传说

发布日期:2019-05-17

义感天兵


话说后周大将军赵匡胤领兵东征西讨。其弟赵光义辅佐军中,所向披靡。后周天子柴世宗乃文弱书生,坐享其成。一日,天子到军中,兵至陈桥驿,全军不令而止。三军将土拥立赵匡胤身着黄袍,受君臣之礼。赵匡胤看了看后周天子柴世宗,连说:“不可,不可!”柴世宗见军心所向,自己又势单力孤,挥泪脱下黄龙袍,表示愿意禅让贤明。赵光义披坚执锐,从天子手上接过黄龙锦袍,披到其兄身上,率先叩头,高呼万岁。十几万将士齐刷刷地顺应天意。柴世宗也得到丹书铁券一份,永享天朝特权。从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的宋太祖心有所感,口里自言自语:陈桥拥我,我不负陈”。因为这里毕竟是他由将军而为天子的第一步呀。


天宝八年,赵匡胤派兵攻下金陵,在金陵城外俘虏了只会吟诵风花雪月的南唐后主李煜,让他去悲叹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”,结束了南唐的统治,并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,连破安庆、芜湖等重镇。兵至江州,即今九江城下。江州城墙破旧,无险可守,但士气高昂,众志成城。号称“天兵”的大宋部队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激战。


当时,义门属南唐管辖,原名永清村,唐昭宗大顺二年受皇封,赐立“义门”,后称义门陈。不巧,这次西进的宋军攻打江州时,陈氏有七兄弟被围困在江州城中。他们有家不能归,有国不能投。横下一条心,参加到保卫江州城的战斗中,最后又都失散了。城破之时,城内稍有抵抗能力的青壮年都已死伤殆尽。常乐里义门村(即今车桥镇义门村)的父老们都以为凶多吉少。谁知他们七兄弟殊途同归,一个个平安无恙,各自向家人倾诉着他们的遭遇。


老大在弹尽粮绝时对天大笑:李唐气数已尽,非我不尽职也”。正要拔剑自刎,被大宋兵士把长剑击落,作了俘虏。大宋将领知是义门陈氏的男儿,法外开恩,赦免其罪,准其回乡。老二城破后,放下武器,将死伤将士的遗体拾掇整齐,清理战场,以仁人之道处理善后之事,受到宋军豁免。老三见宋军入城,带领城中百姓把烧着的粮仓用水浇灭,衣服烧了一个又一个窟洞,脸上被焦灰抹着不成人样。宋军看到这情景,鉴于“民以食为天”,不分长幼,一概放生。老四在城破这时,背着一瞎眼的老太婆在街巷中穿梭奔跑,过往宋军皆不问不咎,直到城外。老五见天兵无法抵抗,主动弃甲丢戈,来到一所学馆,跟一群学童讲课,在黑板上写着“良禽择木而栖,良臣择主而仕”,字斟句酌地解释。


宋军中一位将军侧耳细听,觉得道理虽深,也合时势,于是就把他放了。老六长得矫小清瘦,面宠白晰,在城中一位大嫂家借了身妇女穿的衣服,混在出城的乡下妇女群中,逃回了义门。 只有老七,年少气盛,性格刚烈。宋军要砍他的脑袋,他高喊:等一等,我要向南边,拜别我的父母兄弟。吵闹声惊动了宋军一位高级将领,当得知他的身份后,不仅给他松了绑,而且发给他十两银子和一捆“安民告示”。准其还乡务农,并作好宣传,稳定一方秩序。


当义门陈太公听完七兄弟的叙说后,非常惊异,他告诫族人要感谢仁义之师,拥护赵宋江山。因此从一开始,义门陈氏就是宋天子册下一大名门望族。开始植入忠于大宋的种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