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览过的商品

德安县之奉旨分庄

发布日期:2019-05-25

“三国演义”中开宗明旨地说到“天下大势,一分一合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”。义门陈氏大家庭合居十五代,聚族三千九,朝野上下莫不钦羡。从大势和哲理来说,分是必然的。


据传,到了宋仁宗年间,有朝中股肱之臣文彦博、包拯、范师道等上疏,大意是从朝廷的根本利益出发,对义门陈应当分而治之。从陈姓的发展来看,田地就那么一些,人口越来越多,发展空间有限。而且,当时在全国还有很多需要开垦的荒地。所以,他们建议让义门陈择地分庄,也使义声远播,扩大这一家庭文化的影响。分,对义门陈氏来说,也不一定是坏事。仁宗很快准奏了。


可是,分庄的消息传到义门村,合族上下嚎啕大哭了一场。因为这意味着背井离乡,意味着生离死别,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集体流放。对于“永不分梨(离)”的义门人来说,感情上又怎能接受呢?


但是,哭归哭,分庄是不可抗拒的圣旨,还将有地方官员奉旨临门监护,必须早作准备。陈氏家长召集各路管家进行商量。是分多少庄,二是去往何方,三是如何去,必须拿出办法来。


第一个问题有人提议,把祖堂内的一口大锅吊到义门堂的中堂梁顶上,让它自然落下,摔成几片就分成几庄。按这个办法操作的结果是:铁锅破成291块。民间至今称兄弟分家为“锅子发拆”也许就是这个道理。


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由地方官员送来全国通用“地经”(地图),以及各地行政手本、物产风情的介绍,供义门人选。长房长孙看着大西南那棕色的土地,高山与峡谷并存,知是个险恶处所,提出让他带着大房人众入黔。至今贵州省有个大方县,原名大房县,陈姓人口就有15万之多。第三房有三个头脑精明、体格健壮的青壮年,名叫吉亚、泰亚和亘亚,提出要去琼州,到海角天涯去发展,当然也很快如愿了。现在的“三亚市”是否与他们有关,也不得而知。


老七分庄到浙江一个不毛之地,那里地势低洼,沼泽很多,乌鸦成群。由于他们的劳作,开始有了片片良田。当地人告诉他们,那些鸟鸦是不祥之物,一见鸟鸦,又是打,又是赶。有句俗话:“白颈项乌鸦开口是祸”。它们飞到哪里,就把灾厄带到哪里。义门陈氏人不相信这些,他们跟乌鸦友好相处,日子久了,使乌鸦变成了一种有情有义的禽鸟。它不再给祥和的大地和重义的人们播撒灾难,而是当人们面临某种危险时才“刮!——刮!——刮!叫上几声,请你提高警惕,谨慎操作,缓开金口,以免是非。此地名称也就渐渐成了“义乌”。


循序择地,依次分出291个居住点,朝廷拨给一部分车马脚力,指日到达各自地点。从此,这个庞大的封建家庭第一次解体了。


从公元1063年奉旨分庄时,大家就议定,每年清明时节都要派人回乡祭祖。持续几年后,实感路途遥远,耗神费力,于是,就在各州府设立回归院。就近聚众,向着义门故地的方向烧香叩头,进行遥祭,并析求平安。


据说,这一风俗在各地义门后裔中至今不改,门前牌匾上高悬“义门世家”的字样,一问便知是常乐里义门陈的子孙。